27.紀清珍校長

一步一腳印,落實新教育
每個成功的人,背後必定有感人的故事,紀校長以30幾歲年輕之姿當上校長,至今當校長已滿16年,從小在雲林縣鄉下長大的他,家中排行老么,窮困務農的家庭背景讓他與大他兩歲的兄長,在小的時候差一點送人扶養。這個事件讓紀校長覺得,如果社會環境要更進步,需從教育做起,因而奠定他與兄長兩人日後皆成為校長的關鍵。

  「人因夢想而偉大,教育因學生而存在」這是紀校長辦教育的宗旨,在落實教育的路途上,紀校長回想起民國67年至76年間,當時還在學校擔任老師兼組長的他,有兩個因家庭背景特殊缺乏自信心的榮民子弟,遭其他同學排擠。細心的紀校長發現後,立即派予他們一些較輕鬆簡單的工作,並給予積極正向的鼓勵,使他們重建自信心。從此次事件中紀校長赫然發現,如果教育界能有更多的關懷,用心去感受、感動每個人,那社會就不會產生這麼多邊緣份子。

  「良好的語言情境,是推動的根本」一直推動及落實本土語言的紀校長,教導社會及下一代的孩子們,不忘母語、不失根本。紀校長選擇學校的重點也與他人與眾不同,「不追逐明星學校、希望校園和諧,必須要有活動中心」只因在平實發展中的學校,需要一展身手開創出學校特色;只因校園和諧,行政、教師會、家長會才能建構一個優質的教育夢想;學校有活動中心就可以辦理各種學生特殊才藝的展演,才可以落實適性教育及多元智能的真諦。

  對紀校長來說教育是神聖的,「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用愛與溝通,使教育與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一致。紀校長這次得獎要感謝的人太多,特別要感謝在教育的道路上陪伴他一起走過的人,及大同、福德、百齡等國小的教師同仁和本土語言教學輔導團和工作小組全體成員的支持與協助。

  「學校因學生而存在」紀校長會繼續發揮的他的影響力,去感動每一個人,激勵教師發揮教育良知、專業知能與敬業精神,培養學生良好品格,啟發其潛能;並在社區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下不斷鼓勵學生向上向善,讓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充滿快樂與希望。教育是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摸索與學習,才能有所領悟,在摸索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沮喪,此時若能遇到紀校長的殷殷教誨,想必是學子們最大的福氣。

以上文章摘自:
《春風.傳愛.鐸聲揚/2010臺北市特殊優良教師專輯》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出版

回應已關閉。